【代表风采】人大代表“赋能”古树茶 哀牢山瑰宝喜获“新生” —— 记双柏县(石咢)嘉镇人大代表王光敏

作者:文:石 谦 图:张学泉 日期:2022/12/31 15:44:00 来源:(石咢)嘉镇人大主席团 点击:5863 

“代表服务人民义不容辞,促进发展时不我待”  ——王光敏

从双柏县城出发进入(石咢)嘉镇,绕着哀牢山间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向北行驶,就来到了茶叶村。茶叶村位于海拔2200米的哀牢山中,这里山高谷深、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是古树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山下云海茫茫,穿行在古树茶林间,一株株数百年的古茶树散落在山间、地头、箐中,几百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古树茶百年的幽香萦绕身边。

“我不敢想象,一片茶叶居然能如此快速地改变一个村庄。”种茶带头人王光敏感慨地说。如今的茶叶村,几乎家家户户把每块空地都种上了茶,一棵棵茶树不仅绿了山坡,更成为了茶叶人的“绿色银行”。

王光敏,双柏县(石咢)嘉镇茶叶村委会茶叶山下村人,双柏县(石咢)嘉镇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双柏益康商贸有限公司经理、(石咢)嘉镇2013年至2018年非公经济发展先进代表。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王光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兜里揣着代表证,心里装着老百姓”,多年来他致力于保护、开发、销售古树茶,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管理优势,带领茶农增收渠道,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一株株深藏于哀牢大山中的古树茶被外界知晓、接受、广为推介,并被称为“具有云南普洱茶高品质代表的古树茶”。

早些年,王光敏在昆明等地做中草药生意,由于他踏实能吃苦、经营得当,中草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中草药生意圈中小有名气。2014年,王光敏回村看望父母时发现(石咢)嘉镇境内有很多百年树龄的古树茶,但由于常年疏于管理,部分古树茶出现了树体倾倒、腐蚀、病虫害严重情况,古树茶叶也被村民采摘后进行粗加工贱卖到了市场,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有的因为村民认识不到古树茶的价值被砍伐。看着村民守着这么好的资源,却还过着苦日子,这让热爱茶文化的王光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使这些古树茶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让村民们增收致富,2015年,王光敏放弃手中赚钱的中草药生意,毅然决然回到(石咢)嘉镇,成立了“双柏县益康商贸有限公司”,公司拥有茶园基地525亩,并承包古树茶900余株,他从昆明请来茶叶加工技术团队,教茶农如何修剪、管理、采摘、制作等技术。王光敏带领茶农精益求精,将哀牢山古树茶做精做特,克服制茶工序耗时耗力、人工成本高的困难,给不同树龄、不同地点的茶树编号,坚持不混采、不混炒、不混晾,真正做到保留了每一株古树茶独特、丰富的口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制茶是一门大学问,但巍峨的哀牢大山从来不缺勤劳朴实的炒茶人,在这个机械化时代背景下,纯手工炒茶的技术在王光敏的古树茶加工厂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茶厂的炒茶车间内,所有制茶过程不落地、不沾灰,保证了茶叶的洁净,炒茶师傅站在炒茶锅前,赤手在高温炒锅中不停翻搅茶叶,恰到好处地拿捏了茶与手掌的温度,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古树茶叶的完整、鲜亮的颜色,甘甜的口感。

古茶飘香,如今广传山外。作为人大代表,王光敏没有忘记他的创业初心和使命,他的茶业做得越来越好,茶叶也卖得越来越远,包装精美、古色古香的古树茶饼从楚雄本地销往了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如今,越来越多茶农拾起了炒茶的老手艺,一株株古茶树也在精细的管理下重新泛起新绿。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王光敏以茶厂为平台,带动周边300多名村民与其签订了协议,共涉及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900余株,树龄最大的约600余年。截至目前,他的茶厂年生产量达15吨左右,年产值近400万元。2018年8月王光敏获得(石咢)嘉镇2013年至2018年非公经济发展先进代表;双柏县益康商贸有限公司2018年获得州级龙头企业称号,2018年8月被命名为双柏县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我是人民选出来的,心里就要时时刻刻装着人民,时时刻刻想着人民,代表服务人民义不容辞,促进发展时不我待。”王光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