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争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张丽梅 日期:2022/3/31 18:37:00 来源:永仁县人大常委会 点击:13282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此,永仁县组成调研组深入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开展调研,对永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利因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下步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形成此报告。

一、永仁县争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的有利因素

(一)脱贫摘帽现状

永仁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山区片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以来,全县共识别贫困村50个、贫困人口6265户22245人,至2020年底累计2个贫困乡镇退出、5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8.16%降至零,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考评,取得漏评率、错退率为0,群众认可度96.61%的好成绩,并代表全州全省接受国家贫困县退出抽查,得到国家抽查评估组高度评价,整县摘帽顺利实现,2020年,省级扶贫开发成效考评和沪滇扶贫协作考评均获得“好”的等次。

2019年4月,我县实现“摘帽”后,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制定《永仁县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实施意见》,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1年7月,制定《永仁县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样板实施方案》,总结形成了“1234818”工作思路,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政策、金融服务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智力支持政策、领导体制、工作体系、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考核机制“八个有效衔接”,重点实施动态监测帮扶、产业帮扶全覆盖、就业帮扶、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生态发展帮扶、兜底保障、乡村建设行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扶智扶志、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消费帮扶、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民族团结进步、抓党建促巩固拓展十八个拓展衔接工程。

(二)永仁县争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的底气、潜力、支撑分析

1.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夯实。全县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32.3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5.01亿元,年均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83亿元增加到3.64亿元,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2.84亿元增加到16.06亿元,年均增长5.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年均20.3%的持续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进位全省前33位,2017年、2019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

2.乡村面貌变化历史巨变。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784公里,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永广动车开通运营,永仁步入“动车时代”。中缅天然气管道楚雄至攀枝花(永仁段)项目建设完成。全县总库容达1.2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率达75%。63个行政村667个自然村全部通10千伏动力电,所有贫困户均已通电并实现同网同价。永仁至富宁±50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等建成投用,成为“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重要的能源枢纽。

3.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底达13496元,年均增长10.3%。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荣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信访三无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3年保持在全省前列,2021年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位居全省第4位,全州第2位,执法满意率位居全省第5位,全州第1位。

4.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双融合”“双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更加彰显,“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国际一流、世界知名的云南文化形象品牌,宜就镇外普拉村被列入“联合国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示范村”和“国家级传统村落”,永定老街彝族刺绣一条街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销售示范街区”称号,永定镇诸葛营村、宜就镇火把新村、永兴傣族乡下拉姑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被国家命名。

5.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弘扬“臧金贵精神”,并在抗洪抢险一线、推动永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历程中孕育形成了“苦熬不如苦干”的“永仁精神”,以“永仁精神”来引领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思想行动自觉,使各族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扎实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纵深推进“四万三进”活动,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涌现出了李云燕、吴涛、杨宗林等一批有担当、有情怀、有血性的榜样和楷模,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守初心、担使命,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得到了历练,能力提升了,作风转变了,精气神提振了,干部同困难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成了共同脱贫致富一家人,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威望更高了。

6.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夯实巩固。率先开展基层党建与扶贫“双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明显增强,全省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现场会在永仁召开,“4321莲池党建扶贫双推进”模式在全省推广。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永兴傣族乡成立一个宣讲团、树立两个标杆、开展三讲活动、发挥四个作用的“1234工作法”在全省大会上交流;宜就镇“一约四会”“红黑榜”经验做法在全州推广。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永仁县脱贫人口基数大,目前,全县共有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人员”1158户3145人,其中已消除风险1134户3079人,未消除风险脱贫不稳定户3户8人,边缘易致贫户16户4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17人。一些农村脱贫户虽然收入超过贫困线,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其脱贫基础比较脆弱,返贫风险较大;一些靠短期帮扶措施脱贫的、靠政策兜底脱贫的、刚过贫困线且仍处于边缘的农户,一旦失去帮扶,极易返贫;一些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边缘农户,家底薄、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遭遇变故,极易陷入贫困;一些易地扶贫搬迁点虽然解决了搬得出的问题,但搬迁户仍面临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实现稳得住、能致富还有差距;部分贫困劳动力自身综合发展能力较弱,已就业人口中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低端劳动力市场,季节性务工人员占比较大;部分贫困人口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及家庭变故能力较弱,因病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压力大。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后劲不足。农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增长乏力,农民收入构成的“四个轮子”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21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96元,低于全州14392元的6.6%。从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看,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338.21元上升到2020年的10596元,低于全州11637元的9.82%,低于全省10654元的0.54%。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永仁县农业现代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产销衔接不畅,农业产业链短、比较效益低。目前,全县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仅有26家,占全州的6%,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仅有5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1.1: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机普及应用率不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2%;耕地有效灌溉率仅为31.6%,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7.1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27.98万亩的25.3%。产业扶贫成果巩固拓展有差距,仍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农业品牌打造和“三品一标”认证仍需加强,农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发展条件仍需持续改善。

(四)乡风文明建设有差距。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次数少,村规民约约束性不强,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在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 

(五)统筹推进“五大振兴”还有差距。各乡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进不平衡,离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复合型人才更少,高素质农民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 %。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持续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选优配强各乡镇村的乡村振兴领导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制度,县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挂点联系,持续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帮扶责任,坚持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切实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执行有力的领导体制。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全面压紧压实县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行业帮扶责任、乡镇直接责任、村“两委”工作责任、挂包单位帮扶责任、挂包干部包保责任、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责任、沪滇协作责任、社会帮扶责任“十个责任”,形成各级责任共担、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指挥调度。坚持研判、预警、应策、推动、问效“五个主题”指挥调度机制,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实行“双月督查”“双月调度”制度,县级每两个月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行专项督查,并组织召开一次指挥调度会议,各乡镇和各行业部门要建立双月自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四是强化考核评估。实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重考核,即:党中央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评估工作,省对州、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县对乡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

(二)实施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拓展衔接,坚决防返贫防新贫。一是构建县、乡(镇)、村、组、户五级“全覆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网络;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逐户实地核查、综合分析研判、数据比对核查、县乡逐级审定”的自上而下比对反馈问题,自下而上核查发现问题风险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全链条”开展监测预警;“全方位”落实帮扶责任,因户因人“全方位”实施分类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率达100%。二是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重点聚焦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符合低保政策条件的及时按规定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三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及时开展针对性帮扶,坚决确保已脱贫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不出现新贫。

(三)做好财政投入政策衔接,确保乡村振兴财政专项资金总体稳定。一是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每年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专项资金不低于上年度投入,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县级财政专项资金不低于1500万元。二是保留原财政预算科目,聚焦支持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确保产业资金投入不低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总投资的60%。三是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救助帮扶,通过现有资金支出渠道支持。过渡期前3年继续实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四是对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效果明显的贷款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在调整优化基础上继续实施。五是进一步强化县级在资金使用和监管中的责任,健全完善分工明确、权责匹配、管理到位的资金监管体系;适时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列为检查重点,切实提高资金绩效水平。

(四)实施产业帮扶全覆盖巩固拓展衔接,增加群众收入。一是以打造集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加工物流、平台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于一体的“7+2”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区为重点,着力构建春有樱桃沃柑,夏有葡萄冬枣,秋有石榴芒果,冬有草莓柑橘,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特色“阳光四季水果”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优势产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依托农业产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项目,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创建一批农业产业园区,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人口参与发展;大力培植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全面提高主体带贫质量和水平带动脱贫人口发展产业,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三是实施“永品入沪”“永品入深”助销促消费帮扶行动,使永仁县消费帮扶产品顺畅进入嘉定、上海、深圳大市场;抓好农产品销售“电商端”建设,积极推销脱贫地区特色产品。四是不断提高脱贫人口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统筹各类培训资源,持续加强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能力,到2025年,实现全县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1.1万人以上,培训脱贫劳动力总量1.5万人次以上。

(五)实施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衔接,扮靓美丽乡村。一是实施乡村振兴“一十百”示范工程,到2025年底,全县建成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个精品示范村、100个美丽村庄,抓住全省建设10个乡村振兴示范园的重大机遇,做好旅游名村、名镇申报,力争更多示范项目落地永仁。二是抓好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达100%。三是加快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到2025年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覆盖率达65%。四是加快村民小组停车场建设,村庄绿化行动,到2025年实现所有村民小组停车场覆盖率达100%,村庄绿化率达45%。五是推进“降低电网风险,解决电网突出问题”三年攻坚行动,不断加大农网升级改造,确保“两率一户”稳定达标,提高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六是实施农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行动,力争3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宽带网络。推广适合农村、方便农民的医疗、电商、生产等信息化服务和信息化产品。七是加强农村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实施一批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等水源工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切实解决季节性缺水等问题,到2025年末,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以上。八是加大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每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1万亩以上,改造提升0.6万亩以上。

(六)实施乡村治理巩固拓展衔接,促进乡风文明。一是加强乡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加强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文明村镇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乡村,结合美丽村庄建设提高现有文明村镇创建质量水平,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二是深入推进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饮、管集市、常消毒、众参与为内容的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确保到2025年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0%以上,农村垃圾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基本消除村庄黑臭水体现象,到2025年实现所有自然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率达100%。三是深入推动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进村入户,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精神荒漠化”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七)实施抓党建促巩固拓展衔接,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域提升工程、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巩固提升工程、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数字赋能工程、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二是深入推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开展新时代“六个好”村党组织、“六个有”村党组织书记、“六个带头”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骨干队伍。三是保持驻村工作队稳定,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四是抓实全面从严治党“六个年”工作,全面强化党组织在脱贫地区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八)推进人才振兴,激活发展活力。一是吸引返乡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引导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工商企业等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施展拳脚、贡献才智。二是引进高学历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把到基层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可以把脱贫攻坚骨干转变为乡村振兴先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九)推进文化振兴,繁荣乡村文化。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三是深化农村文明创建。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典型示范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建立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农村文明程度。(作者系永仁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共0条评论

已关闭